欢迎来到成华区龙潭寺院山公墓电话咨询价格173 1317 9582

【殡葬史话】丧葬中的挽歌

作者:徐振昌

出自《殡葬文化》微信公众号

据《辞源》解释,挽歌是古人送葬执绋挽丧车前行的人所唱哀悼死者的歌。挽歌由乐曲、歌词组成。《左传•昭公三十年》记:“先君有所助执绋矣。”杜预注:“绋,挽索也。”古时出殡,灵柩前面有用绳索围成的圈子,称为“绋”。至亲好友们手扶绳子,有的号泣,有的悲呼,有的唱“挽歌”。

关于挽歌的起源,有种种不同的说法。《晋书•礼志》记载:“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,声哀切,遂以为送终之礼。”这是说挽歌起源于劳动号子。

而三国时西蜀学者谯周认为,挽歌出于汉初田横的门人。《世说新语•任诞》四五刘孝标注引《谯子法训》:“有丧而歌者,或曰:‘彼为乐丧也,有不可乎?’谯子曰:‘《书》云:‘四海遏密八音。’何乐丧之有!’曰:‘今丧有挽歌者,何以哉?’谯子曰:‘周闻之:盖高帝召齐田横,至于尸乡亭,自刎奉首。从者挽至于宫,不敢哭而不胜哀,故为歌以寄哀音。”西晋的崔豹也这样认为,在《古今注》卷中《音乐第三》说得更具体:“《薤露》、《蒿里》,并丧歌也。出田横门人。横自杀,门人伤之,为之悲歌,言人命如薤上之露,易晞灭也。亦谓人死,魂魄归于蒿里,故有二章。”

实际上,“薤露”之名始见于《宋玉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阿》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。”(《文选》卷四五)宋玉生于楚怀王十年(公元前319年)。《庄子》也记载:“绋讴所生,必于斥苦。”司马彪注:“绋,引柩索也,讴,挽歌。斥,慢缓,苦,用力也。”是说挽歌产生于抬灵柩的人为整齐步调、均匀力气而发出的喊声。由此可知,至少庄子时代就有手扶柩绋而长歌当哭的事了。可见,远在战国时期挽歌便出现了。

现代学者张亮采在《中国风俗史》中则认为挽歌出现更早。比如《礼记•檀弓》记:“季武子寝疾……及其丧也,曾点倚其门而歌。”《左传•哀公十一年》记载,因为齐国侵略鲁国郊外,鲁国联合吴国攻击齐国,鲁国将领公孙夏认为齐军必败,“将战,公孙夏命其徒歌《虞殡》。”《虞殡》是送葬挽歌,表示敌方必死。《列子•仲尼篇》:“季梁之死,杨朱望其门而歌。随梧之死,杨朱抚其尸而哭。”这些记载将挽歌的年代前推到了春秋时期。

到汉武帝时,“薤露”“蒿里”经过西汉乐府协律都尉、著名艺术家、“性知音、善歌舞”的李延年的改造,双双进入乐府,“薤露”送王公贵人,“蒿里”送士大夫庶人,使挽柩者歌之,称之为挽歌,又谓长短歌,成为“新声变曲”。

汉魏以后,唱挽歌已经是朝廷规定的丧葬礼俗的内容,《宋书》卷五一《刘道规传》:“及长沙太妃檀氏、临川太妃曹氏后薨,祭皆给鸾辂九旒,黄屋左纛,辒辌车,挽歌一部,前后部羽葆、鼓吹,虎贲班剑百人。”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,挽歌竟然成为士林名流的爱好,不仅送葬时唱,而且饮宴游乐时也唱,是名流达士的一时之风尚。如《后汉书•周举传》记载:永和六年三月上己日,大将军梁商“大会宾客,燕于洛水,举时称疾不往,商与亲昵酣饮极欢,及酒阑倡罢,继以‘薤露’之歌,坐中闻者,皆为掩涕。太守张种时亦在焉,会还,以事告举,举叹曰:‘此所谓哀乐失时,非其所也,殃将及乎!’”又如《世说新语•任诞》四三:“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,时袁山松出游,每好令左右作挽歌。时人谓‘张屋下陈尸,袁道上行殡。’”

类似的任诞之举,《后汉书》的作者范晔也曾经为之。范晔出身书香门第、官宦之家,史书说他“少好学,博涉经史,善为文章,能隶书,晓音律”(《宋书•范晔传》)但他性格存在缺陷,“薄情浅行数犯名教,为士流所鄙。”其中之一是,他在彭城王刘义康手下做右军参军时,彭城王的太妃死了,正准备下葬,许多官员与送葬者都集合在东府。范晔的弟弟广渊,时为司徒祭酒,当日正在值班。范晔不去送葬也就罢了,他却与人到弟弟宿舍,夜中酣饮,还开着北面的窗户,以听挽歌为乐:“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,夜中酣饮,开北牖听挽歌为乐。”(《宋书•范晔传》)刘义康自然大怒,把他左迁去当宣城太守。可是他并不接受教训,依然我行我素,最终陷入谋反小集团,被朝廷处决。他在《狱中与诸外甥侄书》的开头就说:“吾狂衅覆灭,岂复可言”,说明他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只是为时已晚。

挽歌一般由死者的亲友所制所唱,但也有出于礼节、情感等原因,丧家主人专门请人上门帮助唱挽歌。清代学者俞正燮《癸巳类稿》引唐人李匡义《资暇集》说:“丧筵伎婢,唱悲切声,助主人哀。”古代也有生者写下挽歌嘱亲友在他死后歌唱。大诗人陶渊明在临终前的三个月就写了三首挽歌,让亲友在其出殡时歌唱。挽歌之一写道:“荒草何茫茫,白杨亦萧萧。严霜九月中,送我出远郊。四面无人居,高坟正嶣峣。马为仰天鸣,风为自萧条。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复朝。千年不复朝,贤达无奈何。向来相送人,各自还其家。亲戚或余悲,他人亦已歌。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”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,有不少文人雅士,每于闲暇宴游之际,自作挽歌,令左右相和着歌唱,故意表示出一种对死的彻悟、达观,专门做给人看。

挽歌也有依大致的旋律填上歌词。《礼记•间传》:“斩缞之哭,若往而不反……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。”郑玄注:“三曲,一举声而三折也,偯,声余从容也。”《颜氏家训》引了上述说法后说:“《孝经》云‘哭不偯’。皆论哭有轻重质文之声也。礼以哭有言者为号,然则哭亦有辞也。江南丧哭,时有哀诉之言耳;山东重丧,则唯呼苍天,期功以下,则唯呼痛深,便是号而不哭。”不同的哭声、不同的哭辞。

《晋书•礼志中》说:“汉魏故事,大丧及大臣之丧,执绋者挽歌。”挽歌由牵引车的人边行边唱,当时已有专以唱挽歌为职业,世称“挽郎”。在皇室,还从贵族子弟中选拔优秀少年来充当挽郎,《宋书•礼志二》记载:“有司又奏依旧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。”关于挽郎,不少诗文都有记载。元代佚名《柳营曲•风月担》:“舆车前唱挽曲,冻的来打孩歌,再谁将风月担儿拖。”清孙枝蔚《挽范眉生客死燕中》诗:“挽歌但使皆名士,行哭何须是妇人”,说明挽歌盛行,歌者无论男女。《金瓶梅》:“王婆道:‘眼望旌捷旗,耳听好消息!不要交老身棺材出了,讨挽郎钱。’”《水浒传》:“我便先还了你招文袋、这封书,歇三日却向你讨金子,正是‘棺材出了,讨挽歌郎钱’。”这“讨挽郎钱”,成为一句俗语,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大量挽歌和挽郎的现实。

挽歌的出现,实际上与传统的丧葬制度是不合的。因为按照周王朝和儒家的要求,丧葬礼制是“居丧不举乐”的,比如《礼记•曲礼上》就规定:“望柩不歌,入临不翔,当食不叹,邻有丧,舂不相,里有殡,不巷歌,适墓不歌,哭日不歌”。可见,“居丧不举乐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丧葬礼仪的规定,也符合人情伦理。所以,在周朝前期,无论在朝在野办理丧事时,是没有挽歌现象的。

但是到了周朝平王东迁之后,随着周王室逐渐衰弱,诸侯势力不断扩展强大,形成“尾大不掉”的形势。周天子权威丧尽,不仅诸侯不买账,就是诸侯国的卿大夫也不把周朝君王放在眼里,诸侯、卿大夫等冒用周天子的礼仪、器物的行为不断发生,比较典型的就是季氏“八佾舞与庭”的僭越行为。《论语•八佾篇》:“孔子谓季氏:‘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。’”。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,一佾指一列八人,八佾八列六十四人。按周礼规定,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,诸侯用六佾,卿大夫用四佾,士用二佾。季氏是鲁国的正卿,只能用四佾,他却用八佾,突出地表明了周室政治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。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,表示实在不能容忍。但是,“落花流水春去也”,这是大势所趋,孔子也没有办法阻挡。于是,旧的等级制度,也包括丧葬制度开始动摇、衰败,相应的,民间乃至官僚贵族的丧礼活动中就逐渐出现了“以歌代哭”的丧葬歌曲,即挽歌。

(完,院山公墓转载于殡葬文化)

院山公墓详细讲解清明节扫墓祭祖礼俗及流程
« 上一篇 2022-03-16 22:11
老成都客家全套传统丧葬礼仪介绍
下一篇 » 2022-03-16 22:11
0 0 投票数
文章评分
guest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